|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波紋補償器設置位置的探討
按照通常做法,軸向型波紋補償器均布置在緊靠固定支架旁,然后緊接兩個導向支架,距離分別4Dg、14Dg,主要目的以防止其軸向失穩,蒸汽直埋管道靠保溫材料及外套鋼管進行支撐或導向、熱水直埋管主要靠與保溫材料形成整體由土壤、沙層控制。但筆者認為,這種布置方式出發點是好的,但在實際運用中受地形限制,架空管系支架過多,則布置困難;直埋管系地下障礙物過多,可能有過多翻彎產生,要求補償器只能布置在直管段,這種在固定支架側設補償器的形式,可能會因管線位移造成波紋補償器每個波節吸收位移的工作能力傳遞不均,發揮的補償能力不充分。我們認為解決補償器軸向失穩問題除與其布置、設置位置有關外,更主要的是取決于補償器自身的性能與質量,只布置在固定支架側的補償器性能與質量要求應更高一些,管線分段距離一般應小一些,進行選型時一定要選自導向性好,抗失穩能力強的補償器,設計布置按照基本原則,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靈活對待處理,實踐情況證明,無論是架空還是直埋地溝,只要做好導向結構控制,波紋補償器可以設置在兩固定支架的任一位置。
重點對采用軸向補償器管系談一些體會和改進意見。
補償器支架受力基本原則
軸向波紋管補償器受力支架分為主固定支架、次固定支架、導向支架。
固定支架推力計算
主固定支架水平推力由三種力的合力組成:
(1)由于工作壓力引起的內壓推力F=P * A
其中P為工作壓力,A為波紋管有效截面積。內壓推力由波紋管有效截面積及工作壓力所決定,內壓推力與工作壓力、有效截面積成正比,一般來說,波紋管補償器的內壓推力都較大。
(2)波紋管剛度產生的彈性力PA=K * f * L
其中為K波紋管剛度,L為管道實際伸長量,f為系數,預拉伸時為0.5,否則為1。
(3)固定支架間滑動摩擦反力 =q *μ* l
其中q為管道重量,μ為摩擦系數,l為管道自由端至固定端的距離。
主固定支架水平推力=內壓推力+摩擦反力+彈性力
如果不同心還將計入因偏心造成對固定支架的彎距和側向推力。主固定支架水平推力巨大,大管徑可達上百噸,土建布置困難,需進行全面結構核算,屬于重載支架。
次固定支架,受力與主固定支架相同,但內壓推力平衡抵銷,總推力較小,與主固定支架不是一個數量級,屬于中間減載支架。
計算固定點推力時,應分別計算固定點每側的受力,然后再合成。固定點兩側的方向相同時,采用兩個力的矢量和作為固定點推力。兩個力方向相反時,用絕對值大的力減去絕對值小的力的0.7倍,作為固定點的推力。
導向支架是控制沿管道或補償器運動方向運動,確保管段膨脹作用于補償器上并保證管道不發生失穩.
一般補償器廠家樣本不僅對產品規格\結構\參數情況做詳細說明而且有應用實例推力計算\通用安裝要求,較為祥盡.可以做為設計依據。
免責聲明:以下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企業負責。鍋爐信息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