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與運銷協會聯合發布倡議書,為應對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提出通過有序控制煤炭產量、優化進口結構等措施維護市場供需平衡。文件強調在下游需求不足、庫存高企的背景下,煤炭企業需主動調節生產節奏,避免供過于求加劇,同時嚴控低卡劣質煤進口。我們認為這一倡議釋放了行業主動調節供給的信號,在需求尚未明顯復蘇的窗口期,供給端約束有望加速市場積壓庫存以及高成本供給的出清,有助于煤價逐步筑底企穩,疊加進口煤結構性調控,煤炭行業或迎來階段性供需格局改善,價格下行壓力或邊際緩解。供需寬松下,推薦關注高長協比例及一體化動力煤龍頭。
行業兩協會聯合發聲,從五點提出倡議
為應對當前煤炭供強需弱引起的市場價格下滑、行業效益下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向煤炭行業發起倡議,從以下五點倡議行業從供給端調節市場供需平衡,包括:1)嚴格執行電煤中長期合同,確保合同履約兌現,建立電煤重點用戶管理機制與履約兌現通報制度;2)有序推動煤炭產量控制,維護生產供需平衡;3)推動原煤全部入洗,提供高質量商品煤并提高煤炭清潔生產水平;4)發揮好進口煤補充調節作用,有效控制劣質煤進口量;5)加強行業自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下游復工節奏偏緩疊加庫存高位
短期煤價承壓但底部支撐漸顯
春節后煤炭市場延續弱勢,核心矛盾在于上下游復工存在節奏差下進一步放大年初以來的供需壓力。據百年建筑調研,正月十六全國工地復工率23.5%,農歷同比減少16.4pct,正月二十四復工率依然沒有超過50%,慢于市場預期。而上游煤礦復工進度則相對較快,節后第二周大秦線日運量已回到110萬噸左右,供強需弱下北港庫存再次逼近3,000萬噸的高位。高庫存下,截至2月底CCI5,500卡動力煤價格相對月初再次下跌62元/噸至699元/噸,逐漸接近港口月度長協定價。且隨著國內煤價下行,進口煤優勢也逐漸收窄,2月28日印尼3,800卡和澳洲5,500卡煤炭華南到岸價相對國內同等煤炭價差優勢分別為-14元/噸和0元/噸,成本支撐效應逐步顯現。
長期電力需求高增長預期下
動力煤龍頭公司仍具紅利配置價值
此次兩行業協會聯合發布倡議書,或將推動供給側企業自發調整來促進市場供需平衡,助力市場煤價筑底企穩。短期市場或面臨磨底階段,高長協銷售比例及有穩定下游需求的一體化運營公司有望保持盈利相對穩健,長期來看,我們認為電力需求增速在AI大模型等新動能帶動下有望保持高速增長,支撐煤炭需求增長,疊加水電出力的不確定性或進一步增加對火電的調節性需求,煤價有望在年中企穩反彈,2025年煤價中樞或在730元/噸,2026年隨著電力需求的增長,煤價中樞或回到800元/噸。當前煤價中樞預期下,高長協動力煤龍頭的盈利和現金流水平仍具有較強韌性,且隨著煤價企穩回升,市場對動力煤龍頭公司盈利的信心將有所恢復,板塊仍具有紅利配置價值。
風險提示:供給擾動超預期,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