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花蒂尿用力按凸起喷水尿,五月激情国产v亚洲v天堂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h喷水荡肉爽腐男男

推廣 熱搜: 生態環境建設  歐洲天然氣價格  新能源  新能源產業  美國  天然氣  烏茲別克斯坦  能源  油價  生態環境 

裝機高歌猛進,電量不升反降:光伏“倒掛”之困何解?

   2025-02-25 23

2024年,中國風光新能源裝機歷史性飆升至14.1億千瓦,然而反常的是,風光新能源發電量不升反降。

這背后到底是何原因?對如火如荼的中國新能源轉型來說,裝機與發電量“倒掛”到底意味著什么?

2024年中國風電光伏發電量合計為1.35萬億千瓦時,在全部發電量中的占比是14.39%;2023年中國風光新能源裝機10.5億千瓦,但發電量為1.47萬億千瓦時,在全部發電量中的占比是15.8%。

也就是說,2024年總裝機增加了3.6億千瓦,風光新能源無論是發電量的絕對數字,還是發電量的系統占比,都出現了下滑。這是不正常的。

光伏的問題更加嚴重,總發電量、單位裝機發電量近乎腰斬式下滑:2023年,中國6.1億千瓦光伏發電量為5800億千瓦時,而2024年8.9億千瓦光伏發電量下滑到了4200億千瓦時;光伏單位裝機發電量,2023年是942千瓦時/千瓦,2024年則下滑至470千瓦時/千瓦,跌去了一半。

今后若干年,伴隨著中國風光新能源裝機的逐年攀升,裝機與發電量“倒掛”的問題會不會更加嚴重?會帶來怎樣的后果?怎樣才能扭轉如此局面?

原因

伴隨著新能源裝機滲透率的持續快速提高(目前是42%),單位發電量下滑再正常不過。但是總發電量的絕對數字不升反降,尤其是光伏單位裝機發電量近乎腰斬,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風電的單位裝機發電量也在下降,從2023年的2000千瓦時/千瓦,下降到了2024年的1800千瓦時/千瓦,但是相比光伏下降幅度不大,且隨著風電裝機量的增長,風電發電量絕對數字還是增長的。

如此說來,新能源裝機與發電量“倒掛”,主要問題出在光伏身上。這也與人們的直接感受相吻合。相比于一天之內能夠分散時段發電的風電,光伏發電高度集中于中午那幾個小時。光伏發電的靈活性不夠,其結果,一是賣不上價,二是電量保障不了。

如果簡單將問題全部歸因于電網,電網企業肯定是滿肚子委屈。光伏大發的中午時段,是用電低谷,隨著光伏項目大干快上,很多地方都面臨光伏超標,海量光伏競相爭搶“獨木橋”,就算電網拼盡渾身解數,一時之間也難以找到與之相匹配的用電負荷。

當然,對于風光新能源裝機的突飛猛進,電網企業甚至整個電力系統,也存在準備不足的問題。比如,2021年至今,電源投資增長極為迅猛,同期電網投資則嚴重滯后,無論是特高壓還是配電網,都積累了大量的投資欠賬。再比如,這幾年頻頻提及的負荷側需求響應,包括虛擬電廠等,都還處于概念階段,落地推進緩慢,這些都限制著系統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如果說電力系統的消納能力建設沒跟上是客觀現實,那么,風光新能源的過快增長,也未始不是一大問題。

在各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新能源裝機短短四年就從5.3億千瓦增至14.1億千瓦。地方政府一門心思上項目,裝機有功,但新能源消納能力不足的問題被忽視,只管大干快上建設項目,不管項目的真實收益。

影響

裝機持續增長,電量不升反降,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第一個影響,當然是光伏項目投資收益率的持續下滑。

隨著發改委、能源局〔2025〕136號文明確“新能源項目上網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電量入市,低電價已經是板上釘釘。

目前,光伏發電午間現貨市場均價已經跌破0.15元/度,有的甚至跑出了4分錢、3分錢的“地板價”;在中長期市場,光伏能獲得的電價也已經滑落到了0.15元,且由于出力曲線的預測偏差,還要面臨從現貨市場高價買電履約的風險。

對所有新能源電源項目來說,投資收益的多寡,一是取決于電價,二是取決于發電量。入市后,新能源只有將希望寄托在保障發電量上了。然而,新能源全面入市只會起到提示風險的作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無法從根本上提升電力系統的消納能力,電量提升也很難。

投資收益持續下滑會帶來第二個影響,電站項目的估值體系變了,電站資產不值錢。

在收益預期驟然下滑影響下,電力央國企早已開始大肆甩賣光伏電站。2024年下半年以來,掛牌出售光伏電站的央國企明顯增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央國企旗下已有30余家新能源企業掛牌轉讓股權,涉及央國企包括:國家電投、國家電網、三峽、中國電建、中廣核、中煤、中車、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東方電氣集團等。

前不久,某投資商手中西北某省GW級光伏開發指標,接觸了多家央國企竟無一愿意接手。有央企內部人士直言不諱稱:目前光伏指標已經“爛大街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項目,內部過會都過不了。

第三個影響,地方政府對光伏項目的態度變了,從之前的“香餑餑”變得不受待見。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西北幾省2024年下半年以來下發的新能源指標中,陜西光伏指標占比不足22%,甘肅的光伏指標占比低至10%左右;寧夏則更是決絕,僅是下發了風電指標,暫無光伏指標。

需要注意的是,光伏指標斷崖式下跌,還不僅僅出現在風光資源豐富的西北省份,河北、山西、廣西、湖南、湖北、貴州、以及內蒙古等,光伏指標占比較風電大幅走低,這一趨勢正在越來越多的省份蔓延開來。

中國新能源裝機持續快速增長,靠的是“三駕馬車”的共同發力:一是中央提供穩定的“雙碳”預期和政策支持,二是地方政府積極響應、大刀闊斧推動項目落地,三是電力央國企為主的投資方一馬當先,落地項目開發。

一旦投資方的投資意愿嚴重受挫,事情就不好辦了。即便是為了完成政治任務硬著頭皮繼續上項目,實際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解局

遏制并扭轉新能源裝機與發電量的“倒掛”,不僅僅是新能源項目效益的問題,還是決定“雙碳”前途命運的大事。

截至2024年底,中國的火電發電量占仍高達67%以上,“十四五”規劃要求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的目標,大概率是完成不了了。

新能源裝機與發電量“倒掛”,為中國的“雙碳”轉型敲響了警鐘,新能源發展模式需要反思并加快力度做出調整。

其一,抓住光伏分散靈活、靠近用戶的特點,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鼓勵“就近消納、就地平衡”。?

電力系統承載不了那么多的光伏發電了,西北集中式光伏已經足夠多,中東部分布式光伏需要錯位發展,如果中東部的分布式光伏還是高度依賴上網甚至是跨區送電,只會有更多的光伏電被棄掉。

新近公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規定,一般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和大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取消全額上網模式,且政策也不再傾向于支持大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余電上網了。這一重大政策轉變,就是修正光伏發展模式的可喜的一步。

其二,對各地盲目上項目進行適當干預,整體一盤棋做好規劃和布局。

過去幾年,地方政府積極推動新能源項目在本地區上馬落地,當然是功莫大焉。但是,一味無序的、盲目的上馬項目,在系統消納能力建設還遠未跟上的情形下,造成了嚴重過剩,帶來了“堰塞湖”問題。

下一步,在繼續發揮地方政府積極性的同時,也要有效約束地方政府的盲目性。需要進一步發揮主管部門的統籌規劃作用,對不符合消納基本條件、新能源已經嚴重超標地區的項目嚴格限制。

其三,從頂層設計上平衡好新能源的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

從中央“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出發,持續推動新能源裝機增長當然重要,但如果裝機與發電量“倒掛”問題得不到解決,無疑就是不講效益和浪費資源。因而,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首先就需要平衡好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

相比裝機增速,電力系統消納能力的提升,更加重要也更為根本。提升系統消納能力,核心路徑就是要加快步伐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目前已經越來越明顯的是,老系統承載不了天量的新能源。

比如電網調度模式,煤電時代的調度模式是高度中心化,國調指揮省調,省調指揮市調……高度中心化、自上而下、科層制、計劃性。這樣的傳統調度模式,與分布式新能源格格不入。分布式新能源時代的電網調度,要求的是就地平衡、自下而上、雙向互動。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需要徹底改革傳統電網中心化、自上而下的調度模式。

2024年,德國風光新能源發電量系統占比已經突破了47%。德國能夠做到的事,中國當然也能做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經過了模式反思和路徑調整,中國新能源一定能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相關行情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2022017721號-1  |  京B2-202243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源县| 边坝县| 凤山县| 日土县| 新营市| 楚雄市| 阳高县| 上犹县| 凭祥市| 牟定县| 霸州市| 宁海县| 民乐县| 会宁县| 岫岩| 微博| 新竹县| 鄂伦春自治旗| 吉木乃县| 赣州市| 凤台县| 东乌珠穆沁旗| 简阳市| 资阳市| 黄梅县| 岳池县| 珠海市| 佛山市| 浦城县| 陈巴尔虎旗| 万全县| 宁强县| 全州县| 莱芜市| 吉安市| 海淀区| 武胜县| 徐州市| 延寿县| 宁阳县| 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