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0.4噸的工業蒸汽鍋爐,平均每月會燒掉企業3.3萬元的開支,還釋放了大量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如果鍋爐管理得不好,還很有可能殺人害命。
昨天,浙江質監系統有關官員和專家來到了溫州鹿城區仰義鄉沿江工業區。去年7月30日21時許,這里的一家制革廠突發鍋爐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4人受傷。
雖然有血的教訓,但有些危害仍沒有根絕。據省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全省共發生特種設備事故9起,比去年同期下降10%,但死亡了8人,與去年同期持平。
這些官員和專家在這里開了一個現場會,探討如何做好鍋爐集中供熱的試點和推廣工作。
據了解,溫州經歷血的教訓后,立即拆除了各單位的小容量鍋爐,用大容量鍋爐集中供汽;在新建工業園區上馬的同時,綜合規劃用大容量鍋爐進行集中供汽;并利用現有的電站鍋爐或垃圾焚燒爐產生的余汽來供給周邊工業區使用。
截至今年5月底,溫州市已有鹿城區的前京制革、洞橋制革、前陳電鍍三個基地進行了小鍋爐改造,實行了鍋爐集中供汽,共涉及蒸汽使用單位176家。
溫州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說,上述三個基地鍋爐數量由200多臺減少為6臺,日節煤64噸,月節約經濟成本64噸/天×30天×580元/噸=111.36萬元/月。
據有關用汽企業成本核算,原來企業維持一臺0.4噸蒸汽鍋爐的日常運行成本,平均每月需開支燃料、司爐工工資、維修檢驗等項費用3.3萬元,現購買蒸汽每月只需開支6000元左右。
省質監局有關領導表示,今年將在全省范圍推廣鍋爐集中供熱試點,在有條件的市縣選擇若干個工業園區或功能小區進行試點,力爭年底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爭取編制出臺浙江省鍋爐熱效率強制性地方標準,為逐步淘汰低效高耗小鍋爐提供法律政策依據。
另據了解,省發改委已考慮今后對新建工業園區的規劃審批中,凡有條件實行集中供熱的,都要明確把鍋爐集中供熱作為具體建設規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