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電科環總經理徐鳳剛與江西新余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電公司”)總經理方慶安簽訂了一項EMC節能減排項目協議。
項目如期完成后,新電公司可能實現扭虧為盈的目標,國電科環也將獲得超過200%的投資收益。
根據協議,國電科環將負責改造新電公司的兩臺20萬千瓦機組,合同簽訂期限為5年,節能產生的效益將由雙方共享。
國電科環將投資近1億元,對兩臺機組的鍋爐燃燒系統、點火系統、汽輪機流通部分等項目進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
這次簽訂的協議總共包括對7個項目的改造,2月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開始了2個項目,目前差不多已經完成,剩下的5個項目將于明年上半年完成。
經過EMC項目改造后,新電公司每發一度電,預計能節約至少35克煤,污染物的排放也將達到國家標準水平
這個項目如果按照機組年利用小時4500小時計算,預計每年可節約7萬多噸標煤,可減排二氧化碳17萬多噸、二氧化硫1200噸、減少燃油消耗400多噸,各項指標都將達到國內同類型機組的先進水平。
公開資料顯示,新電公司的這兩臺20萬千瓦機組分別在1995年和1996年投產,由于當時20萬千瓦國產機組尚屬不成熟機組,與全國其他同類機組相比,平均供電煤耗高出20.77%。
為了扭轉長期虧損的局面,新電公司決定引進國電科環的EMC技術和資金,對其2臺20萬千萬機組按照EMC的理念進行改造,希望改造后能夠扭虧為盈。
改造完成后,除了每年能夠節約7萬噸標煤外,還能夠提高年發電能力10%以上。
新電公司2006年的發電量是21.2146億千瓦時,如果按照提高年發電能力10%計算,屆時新電公司每年的發電量將增加兩億多千瓦時。
而據國電科環的介紹,此次項目改造后的節能效益將按照五五分成的方式共同分享,期限為五年。五年之后,國電科環將不再享受節能效益,而且所有的節能設備和設施都將歸新電公司所有。
對于新電公司來說,可以不用花一分錢就完成對自己落后設備的改造,并且分享改造后的節能效益,五年之后還能免費擁有國環科電留下來的節能設備和技術,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而對國環科電來說,投資一億元資金,五年之后就不再分享節能項目的效益,似乎有點不“合適”。
但是稍加算來,就會發現國環科電還是有利可圖的。改造完成后,新電公司每年節約出的7萬噸標煤,以及年發電能力提高后每年增加的2.12146億千瓦時的電,都屬于節能效益分享的范圍。
目前,新電公司用于發電的標煤大約是每噸500元左右。如果按照每噸煤500元計算,國環科電每年就能夠從節約出的7萬噸標煤中分享到1750萬元的收益,5年就是8750萬。
而按照新電公司目前的每度電售0.403元計算,每年增加的2.12146億度電的收益就將達到8000萬元,按照五五分成的分配方式,國環科電每年的從中的收益就是4000萬元,5年將是2億元。兩項收益加起來,國環科電五年的收益將達到2.875億元。這其中還不包括其他的節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