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區空氣污染指數85,空氣質量為良。至此,今年本市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達到238天。標志著今年市政府確定的“全年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達到65%”的目標提前完成,同時也標志著自1999年以來本市空氣質量已連續8年得到改善。
市環保監測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截至目前一、二級天數多了4天。其中,一級天25個,二級天213個,三級天96個。三級天比去年少了22天。但由于本市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環境容量有限,以及受到上游沙塵和多次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空氣質量四級以上的中重度天數達到24天,比去年有所增加。
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表示,第十二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的貫徹落實,為完成今年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全市在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從源頭上把好環保關,控制污染“增量”。國家要求削減的大氣和水兩項主要污染物指標都有所下降,其中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下降了7.9%。
據了解,今年,城八區1479臺20噸以下燃煤鍋爐退役,超過1萬戶平房居民用上清潔、方便、安全的蓄能電暖器,市區煤煙型污染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
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7月,北京焦化廠全面停產,每年減少煤炭用量30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1200噸、有組織和無組織塵排放4000噸;首鋼2號焦爐于今年5月初停產;五大燃煤電廠脫硫、脫氮和除塵工程進展順利,到年底,除京豐電廠外其他熱電廠已全部完成脫硫工程。
今年,本市更新淘汰了1.4萬輛老舊出租車、3038輛老舊公交車;進一步加強對農用車排放的執法監查,保證達標上路;啟動了柴油車污染治理以及儲油庫、加油站、油罐車的油氣回收治理示范工程。
以“綠色奧運”為主題的公眾參與活動是今年環保的一個亮點。6月5日世界環境日期間,20多萬有車族放棄開車,參與“為了首都多一個藍天,每月少開一天車”活動。“中非論壇北京峰會”期間,40余萬車友積極踐行“少開一天車”的承諾,為改善空氣質量和緩解交通擁堵作出了貢獻。
杜少中表示,北京的空氣質量改善不是單純的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讓全體市民享受到盡可能多的達標天。238天是今年的目標,不能因為完成任務了就放松努力。“我們必須看到,盡管連續8年實現了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但65%的達標天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全市的空氣質量與國家標準、奧運目標、市民期望和宜居城市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他透露,明年北京將進一步加大污染控制的力度,努力創新,爭取更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