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油氣資源儲量和發展前景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經濟熱點,在第七屆中美石油天然氣工業論壇上了解到,我國最新一次油氣資源評價又有新增長,且未作評價的資源更多。專家分析認為,我國未來油氣儲量增長將主要出現在四塊領域。
我國最新油氣資源評價又有增長
建國以來,我國先后進行了三次油氣資源評價。最近的一次是2004-2005年,由政府有關部門牽頭,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探區為重點,對129個盆地的油氣資源開展評價研究。目前,已取得的初步評價成果是石油1068億噸,天然氣52.65億立方米。油氣總資源量比1994年分別提高了14%和38%;油氣可采資源量比1994年分別提高了40%和57%。(見表1)
表1 我國歷次油氣資源評價結果
此次油氣資源評價顯示,我國陸上石油資源為822億噸,其中東部419.7億噸,中西部372.38億噸,南方25億噸;海上石油資源246億噸。剩余石油可采資源為150億噸,而待發現探明石油可采資源為68億噸,其中,東部25億噸,西部21億噸,中部3.4億噸,海域19億噸。
評價同時顯示,我國陸上天然氣資源為38.82萬億立方米,其中東部4.36萬億立方米,中西部31.26萬億立方米,南方3.2萬億立方米;海上52.65萬億立方米。剩余天然氣可采資源為14萬億立方米,其中陸上11.4萬億立方米,包括鄂爾多斯、四川、塔里木、柴達木等;海上2.6萬億立方米,包括瓊東南、鶯歌海、東海等。待發現探明的天然氣資源17.4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陸上中西部和海域,其次為勘探程度較高的陸上東部。中部6.78萬億立方米,占39%;西部5.14萬億立方米,占29.5%;海域2.92萬億立方米,占18.5%;東部1.8萬億立方米,占10.3%。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429個沉積盆地中,目前進行過資源評價的盆地只有150個左右。據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海外投資環境研究所主任工程師陳明霜介紹,青藏高原以及南海地區的部分盆地含油條件非常優越,石油資源十分豐富。這些新區的油氣資源量目前尚未包括在我國石油資源總量中。隨著地質理論與技術的進步、勘探開發的深入以及勘探認識的深化,未評價的279個盆地中還將有新的突破,已評價的盆地也會有新的增長。
而在我國油氣總資源量中,常規資源僅占56.45%,重油占21.44%,低滲透資源占22.41%,另外還有一定數量的瀝青和油砂。本次油氣資源評價首次把煤層氣、油頁巖和油砂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納入考慮,對全國47個相關盆地進行評價。
評價初步結果表明,我國煤層氣、油頁巖資源豐富。煤層氣資源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沁水、準噶爾等9個含氣盆地群,油頁巖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陜西等省區;油砂資源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內蒙古等省區。煤層氣、油頁巖、油砂是我國常規石油資源的重要補充,對提高我國油氣資源的保障能力將起到重要作用。
油氣資源儲量仍有上升空間
2005年我國原油產量從2000年的1.5億噸增到1.82億噸,東部產量比重由2000年的72%下降到了59%,而西部和海域的產量則分別由2000年的16.6%和11%上升到了24.6%和16.4%,這表明我國“穩定東部,加快西部”以及加強海上勘探開發的油氣資源發展戰略取得成效。
2000年全國天然氣產量為277億立方米,經過后來的持續增長,2004年達到了415億立方米,2005年達到了500億立方米的新高峰。
從歷史上看,我國石油儲量總體呈上升趨勢。1949-1959年,探明儲量呈低值增長階段;而1959-1988年間,在1977年和1987年分別出現兩個增長高峰;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探明低值儲量保持高基值穩定增長,1985-2004年,平均每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7.67億噸。從新增可采儲量的趨勢看,1991-1995年,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儲量1.23億噸;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億噸;2001-2005年,年均新增1.86億噸;預計2006-2010年間年均新增1.8億噸左右。
但是,從地理分布看,我國剩余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沙漠、黃土塬、山地、近海和深海海域等地區,作業難度較大;從地質條件上看,資源品質變差,勘探開發難度增加。
據有關資料統計,2001-2005年新增儲量中,隱蔽型油藏由1991年-1995年間的30%左右增至66%;低滲儲層儲量由45%升至65%,深層(大于3500米)和復雜碳酸鹽巖油藏儲量由46%升至66%。預計這種趨勢將會繼續加大。
天然氣儲量也呈現出相同的發展趨勢。1949-1976年,我國天然氣田發現主要來自四川盆地;1977-1988年,六大氣區初見成效,除四川盆地,還有塔里木、鄂爾多斯等;1989年至今,一批大氣田相繼發現。截至2005年底,全國累計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為3.5億立方米,比2004年增長了25%,剩余探明可采儲量2.85萬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了16%。
我國天然氣勘探目前正處于發現期。“十五”期間就發現和探明了8個上千億立方米儲量規模的大氣田,天然氣探明儲量正快速遞增,天然氣勘探處于儲量快速增長的早期勘探階段,發現大氣田的幾率大。1991-2003年期間新增可采儲量2.06萬億立方米,年均1585億立方米,其中1996-2003年期間新增可采儲量16156億立方米,平均年增2019億立方米。預計2004-2020年共可新增天然氣可采儲量3.13億立方米,年均新增1839億立方米,到2020年天然氣可采儲量可達到5.59萬億立方米。
未來我國油氣儲量增長主要在四大領域
“十一五”期間,國內三大油企將努力增加油氣自供能力,抓住高油價機遇,加大未動用探明儲量的開采力度,提高當年新增探明可采儲量的動用率,增加產能建設,確保原油產量的穩定增長和天然氣的快速增長。
而我國油氣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思路是:著力加強石油勘探,繼續深化東部,加快西部,發展海域,探索新區,實現原油產量的穩定增長;特別強調加大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利用力度,為上中下游一體化推進天然氣工業快速發展提供條件;立足大盆地,確立主攻領域,積極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爭取大幅度增加經濟可采的儲量;不斷加大科技攻關,推動油氣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未來油氣儲量增長將主要出現在以下四大領域:(各區域待發現油氣資源預測見表2)
表2 我國各區域待發現油氣資源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