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鍋爐、壓力容壓器、壓力管道(閥門、管件等)等特種設備及檢測設備展覽會舉行,展會中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件等相關或配套產業與其檢驗產業同期參展,與會專家就鍋爐行業的立足與發展交換了意見。
保證質量是立足根本
專家指出,我國鍋爐行業起步較晚,經濟基礎、設備以及技術仍與國外有很大的距離。伴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鍋爐行業也走進了一個沒有價格優勢,商品物流快速運轉發展的大市場環境中。
就發展看來,鍋爐作為人們生活的間接消費品,滲透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供電、供熱等。人們對其要求在不斷的提高。展會主辦方也是看到了這一發展下的要求,才將質量優良的鍋爐及相關產品與高科技含量的檢測產品熔入一爐。
當前,鍋爐爆炸時有發生,或多或少也是由于產品自身存在著技術上的問題和生產過程中埋下的隱患。如水壓升降驟變、溫度控制不實、管板易開裂等,都是常見問題,而展會中針對此類現象參展的檢測設備也頻現身影,如鄒展麓城科技的多種探傷設備等。這無疑在推動著鍋爐產業質量的提升。
節能環保是發展方向
目前,鍋爐用能種類較多,相應其附產品的減少與處理也多種多樣。燃煤鍋爐污染嚴重,其附產品中二氧化硫是酸雨的重要成因,二氧化碳是造成近年來溫室效應日趨嚴重的主要氣體。因此,在政策指導下燃煤鍋爐正逐步將自身推向無尾氣無污染的目標。并且國內一些城市都在加大使用清潔能源的力度。為順應市場與政策,此次展會中“節能環保”產品琳瑯滿目,而節能環保的檢測產品也就順應其時勢,成為展會中的亮點。由檢測推質量、推環保,同時也帶動了檢測產品的發展。
鍋爐業發展呼喚公平環境
近年來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鍋爐銷售市場出現競相壓價,惡性競爭的態勢,有些企業以低于產品成本價格進行市場競爭,導致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降,企業實力嚴重削弱。加之在產品銷售過程中人為因素和“關卡”太多,增加了企業負擔。
我國現有鍋爐制造企業一千多家,廠點數量多,產品雷同度大,大多沒有形成規模生產,每個企業的生產能力均沒有得到充分發揮。C、D級企業的鍋爐年產量平均不過50蒸噸左右,廠點總數則多達732家。行業集中度分散,多數企業處于小量生產狀態,除少數大中型企業和優勢企業,不具備獨立開發能力,急需技術機構提供產品和技術服務。經過五十多年來發展,中國工業鍋爐行業已形成比較完整的產品體系,但近千家鍋爐企業中具有自行設計能力的僅百家左右,其余大多沒有基本的技術開發能力,特別是C、D兩級的眾多企業。因此工業鍋爐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業內人士認為面對中國工業鍋爐發展的整體局面,政府主管部門應采取統一步調和強有力的措施,加強對鍋爐生產企業的宏觀管理力度,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實行優勝劣汰;加強鍋爐、環保、節能、燃料供應和政府招投標等部門在客觀存在宏觀管理過程、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協調作用,避免在銷售過程中重復管理、重復收費、重復審查、重復發銷售許可證的現象,為鍋爐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公正、公平、公開的競爭環境。同時,加強現有工業鍋爐研究機構的改造建設,添置必要的研究試驗設施和開發設計手段,使現有研究機構成為行來基礎應用研究和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技術開發中心。同時發揮社會力量,建立多層次的中介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智力的技術和支持。政府在轉變職能的同時,通過中間組織的建設和扶持,加強對行業的管理和對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應用支持,避免管理的“虛位”或“缺位”。
另一方面企業應該按市場規律參與市場競爭,自律市場行為,更主要的是通過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挖掘潛力,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發特色產品占領市場。同時,根據國外技術標準和國內外工業鍋爐科技發展,結合我國實際,制訂、修訂和完善統一的行業和協會技術標準,縮小與國外先進技術標準的差距,促進鍋爐產品質量的提高。隨著我國加入WTO,為適應與國外鍋爐企業的競爭,促進鍋爐產品進入國際市場,行業重點骨干企業和優勢企業應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如EN、ASME等)組織生產,以提高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目前,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國外眾多鍋爐廠均看好并進入中國市場。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已取得中國進口鍋爐安全質量許可證的境外企業已達173家,其中美國26家、英國6家、韓國21家、意大利15家、德國31家等。另外,近幾年,在中國已建立了14家合資或獨資企業,大多生產油氣鍋爐,如上海三浦、杭州富爾頓、韶關正久、安陽方塊、三北拉法克、北京慶東、北京菲斯曼、北京巴布科克、沈陽大通、山東前田、青島荏原、大宇、昆山大震、九江克萊頓等。同時進口鍋爐越來越多,占據了相當的市場,這種新的形勢,對鍋爐行業而言,市場競爭會日益慘烈,企業壓力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