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網消息(記者王作暉 通訊員李治湘 陶虹)29歲的華中科技大學教師婁春上個月攻讀完博士,下月初將赴德國參加第31屆國際燃燒會議,這是他首次出國參加學術會議。市科協(xié)14日敲定,婁春成為“朝陽計劃”資助第一人,獲贈經費1萬元。
“朝陽計劃”是市科協(xié)今年起設立的一種
專項經費資助計劃,支持我市優(yōu)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第一次出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目的是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激勵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
婁春是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師,他的論文《測量煤粉鍋爐內燃燒火焰輻射的特性》被第31屆國際燃燒會議錄用,成為會議上中國內地受邀作口語報告的7篇論文之一。
國際燃燒會議為燃燒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談到出國參加學術會議,婁春頗有感慨,如果不是缺錢,早在兩年前他就成行了。2004年,第30屆國際燃燒會議在美國芝加哥舉行,錄用了他的論文《爐膛三維溫度場可視化監(jiān)測》,這是中國內地學者在國際燃燒會議上首次發(fā)表以燃燒監(jiān)測為主要內容的論文,但那時他正在讀書,經費不夠,出國參會成了泡影。
“朝陽計劃”在“十一五”期間,提供專項經費100萬至150萬元,每個項目資助額一般為1萬元,特殊情況可達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