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重慶日報】
在電腦的控制下,一個懸在半空中的巨型“鐵爪”伸入20多米深的垃圾池,抓起垃圾投入焚燒爐……這是記者近日在同興垃圾焚燒發電廠看到的情景。
“就是用這樣的方式,1噸垃圾焚燒后可以發電200多千瓦時,全年能夠滿足4萬多戶人家的用電量。
燃燒后的廢渣還能夠制磚……”操作的一位工人告訴記者。
這座總投資3.15億元,生活垃圾處理能力1200噸/日的發電廠于去年3月28日投入運營,是國內第一座引進世界先進技術,然后消化吸收創新并完全實現關鍵設備國產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其業主———重鋼集團旗下的重慶三峰環境產業有限公司也是國內惟一有能力生產大型垃圾焚燒發電核心設備的企業。
“我們的雄心壯志并不僅僅是建一座垃圾發電廠,也不是只為本地垃圾焚燒發電廠提供設備。”市經委主任吳冰表示,“我們要讓垃圾焚燒發電成就一個新興的環保產業。”
“在垃圾中掘‘金’!”三峰環境總經理雷欽平對記者說,“我們要成為中國垃圾焚燒發電的龍頭企業。”
引進技術實現關鍵設備國產化
據了解,重鋼屬于我市的排污大戶,在長期對污染進行治理的過程中,重鋼集團內部積累了一大批環保方面的人才。這是重鋼涉足環保產業的“原始資本”。
三峰環境成立后,與法國阿爾斯通(2002年因阿爾斯通業務調整,技術轉移至德國馬丁公司)簽訂了垃圾焚燒發電引進技術《許可協議》(協議規定,德國馬丁公司不再將技術轉讓給中國其他企業),同時簽訂了合同價格550萬歐元的同興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設備供貨和技術服務協議》。
“有人才,有技術,再加上重鋼已有的設備制造能力,實現關鍵技術的國產化順理成章。”市經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1000萬元國債資金的支持下,三峰環境利用引進的技術,投資4700余萬元建立了垃圾焚燒爐國產化基地。
2004年7月,三峰環境首先生產完成的兩套600噸/日垃圾焚燒爐通過德國專家的功能性驗收,完全達到設計要求。此后該焚燒爐應用于同興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效果良好。
三峰環境技術核心小組通過消化技術資料和培訓,經馬丁公司技術專家的指導和審查,完成了同興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工藝設計,并依托重鋼集團在設計、建設、儀表控制、調試方面的成熟專業人才隊伍,以全國速度最快、投資最省完成了同興項目的建設。一個樣板打開市場
垃圾焚燒發電并不是新鮮事。在同興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之前,全國建成的大型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廠已有近十家,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但全部是全套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由政府投入巨額建設而成。
雷欽平說,同興項目總投資3.15億元,而同等規模的其它垃圾焚燒發電廠,因為進口國外關鍵設備,總投資都在同興項目的2倍左右。
“不僅如此,同興項目的意義還在于:我國第一個以BOT(建設—運營—移交)方式運作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關鍵設備垃圾焚燒爐完全按照德國馬丁標準自主生產;西部地區第一個大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但我認為它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它是一個示范工程,是一個樣板、一個活廣告。”吳冰這樣看待同興垃圾發電廠和三峰環境的成果。
據悉,全國目前在建和已立項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約140座,而“十一五”期間,全國計劃修建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還有幾百座。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同興樣板的效應顯現了,三峰環境的第一單外賣在2003年底。當年,福州市政府組織紅廟嶺生活垃圾發電廠招投標,三峰環境公司與國內外十幾家知名環境公司、鍋爐和焚燒爐生產廠同場“競技”,不久,福州市政府公布開標評審結果:三峰環境憑借技術標和經濟標“雙第一”的好成績中標。
在福州項目中,三峰環境獲得了對該項目的設計、調試和核心設備成套制造、項目管理等業務。
“這也是一個BOT項目,除了整體打包外賣,我們還對項目擁有27年的特許經營期。”雷欽平說。創新帶動產業發展
除了整體外賣,國內很多已經建成的垃圾焚燒廠開始與三峰環境洽談,購買其核心設備和關鍵部件。
上海浦東垃圾焚燒發電廠以前用的爐排(焚燒爐的關鍵設備)從歐洲進口。同興項目開始運營后,浦東先后派出3個代表團參觀考察后認為,同興項目良好的燃燒狀況完全達到了進口設備的質量。
去年6月,三峰環境與上海簽訂了爐排設備的供貨合同,在浦東項目中,“重慶造”國產化設備成功取代進口設備。此外,廣州、東莞、北京、南京等各大城市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都正在與三峰環境接洽。
據悉,目前三峰環境正與市科技學院合作,研發垃圾焚燒后煙氣凈化系統的核心設備。據悉,這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已經在實驗室試制成功。
引進、消化、創新。市經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這樣的思路,垃圾發電設備會延伸出一個大的制造產業鏈,而垃圾發電本身的上下游企業又是一個循環經濟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