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地理景觀遙感團隊基于5300余個地面觀測數據和長時間序列遙感大數據,揭示了北方森林樹種多樣性的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特征。9月11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植物》。
已有研究顯示,樹種多樣性在維持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過去30年,氣候變化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導致了區域間的森林動態失衡,全球森林面積出現了顯著變化,但大尺度上森林樹種多樣性如何響應氣候變化仍不清楚。
該團隊研究發現,自2000年以來,北方森林的樹種多樣性平均增加了12%,樹種多樣性對氣溫升高表現出積極響應,但隨著溫度變化的加劇,這種關系逐漸減弱。在極端升溫地區,樹種多樣性受到了負面影響。
該研究還發現,多樣性的增加與北方森林生物量的生產力和時間穩定性的增加顯著相關。這表明氣候變暖驅動的樹種多樣性增加對北方生態系統功能具有積極影響,但在極端升溫地區這種趨勢被逆轉。
研究團隊通過模型模擬量化了氣候變化背景下樹種多樣性的時空演變及其對碳循環的影響。該研究成果能為制定區域性氣候適應策略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并有助于預測和應對未來極端氣候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4-01794-w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