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全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74.9萬公頃,比上年下降2.1%。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7.5萬公頃,下降11.9%;房地產用地8.4萬公頃,下降23.3%;基礎設施用地49.0萬公頃,增長7.2%。
全年水資源總量24780億立方米。總用水量5907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其中,生活用水增長0.5%,工業用水增長0.2%,農業用水下降2.9%,人工生態環境補水增長3.9%。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50立方米,下降6.4%。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26立方米,下降3.9%。人均用水量419立方米,下降1.4%。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00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133萬公頃,占全部造林面積的33.4%。種草改良面積438萬公頃。截至年末,共有國家公園5個。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3萬平方公里。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57.2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5.7%。煤炭消費量增長5.6%,原油消費量增長9.1%,天然氣消費量增長7.2%,電力消費量增長6.7%。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55.3%,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26.4%,上升0.4個百分點。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單位電石綜合能耗下降0.8%,單位合成氨綜合能耗上升0.9%,噸鋼綜合能耗上升1.6%,單位電解鋁綜合能耗下降0.1%,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2%。初步測算,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后,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5%。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排放配額成交量2.12億噸,成交額144.4億元。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全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質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面積占85.0%,三類海水占4.5%,四類、劣四類海水占10.5%。
在監測的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3.4%。
在開展城市區域聲環境晝間監測的326個城市中,全年聲環境質量好的城市占5.8%,較好的占69.3%,一般的占23.9%,較差的占0.9%,無差的城市。
全年平均氣溫為10.71℃,比上年上升0.21℃。共有6個臺風登陸。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054萬公頃,其中絕收98萬公頃。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51億元,因干旱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6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9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11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3億元。共發生森林火災328起,受害森林面積約0.4萬公頃。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21242人,比上年下降4.7%。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244人,比上年上升4.2%;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0.094人,上升23.7%。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1.38人,下降5.5%。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