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生態環境廳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四川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實施方案》提出,深入推進節能降碳。以節能提效為降碳抓手,加快實施節能降碳行動,大幅提升重點行業、重點產品能效,提提升清潔能源利用水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推進工業用能低碳化、智慧化、系統化。調整優化用能結構。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有序推動鋼鐵、煤化工、水泥等重點用煤行業減煤、限煤與多元替代,加強煤炭集中使用,促進煤炭分質、分級清潔利用。在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以及鍋爐、窯爐等重點領域推廣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和設備。推動石油消費“減油增化”,推進生物液體燃料、可持續航空燃料等替代傳統燃油。促進天然氣資源綜合利用,有序引導天然氣消費。促進工業綠色電力消費,持續提升綠色電力消費比重,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應急管理廳、省能源局、國網四川電力等)
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水平。推進工業高效利用光伏、風電、水電、氫能、生物質發電等清潔能源。鼓勵氫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實現規模化應用。提升電網分布式能源消納能力和智慧化水平,鼓勵企業、園區發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多元儲能、高效熱泵、余熱余壓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促進大規模高比例消納清潔能源。(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國網四川電力等)
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聚焦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和數據中心等重點行業,鼓勵企業對標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或國際先進水平,推廣應用先進工藝技術,加快實施節能降碳升級改造,培育一批節能降碳標桿企業、國家能效“領跑者”,打造一批節能降碳示范項目,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和經驗。推動電機、風機、泵、壓縮機、變壓器、換熱器、工業鍋爐等重點用能設備系統節能改造,全面提升能效水平。全面實施節能診斷,鼓勵重點企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實施改造。推動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效對標,依據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限期分批實施改造升級和淘汰,促進重點用能單位提升能耗水平。持續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引導重點用能單位健全能源管理體系,探索開展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效果評價。發揮重點領域國有企業特別是在川中央企業引領作用,帶頭開展節能自愿承諾。(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等)
推動終端用能電氣化。拓寬電能替代領域,鼓勵實施電能替代和電氣化改造。加快推進工業煤改電,因地制宜、因業施策,加快推廣應用電窯爐、電鍋爐、電加熱等設備,開展高溫熱泵、大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電能替代。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制定激勵政策,引導企業節約、環保、綠色、智能、有序用電。建立節約用電長效管理機制,鼓勵通過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引導企業提高用能效率。因地制宜推廣電蓄冷、蓄熱技術,加快提升充電基礎設施管理能力。完善市場引導機制,鼓勵企業積極參與調峰,提升電力需求側靈活性。開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企業和園區創建,示范推廣應用相關技術產品。(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省能源局等)
切實強化節能監督管理。強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對項目用能進行綜合評價,從源頭推進節能降碳。健全省、市、縣三級節能監察體系,建立跨部門聯動機制,結合節能監察結果,對重點行業用能企業進行能效分類定級,綜合運用行政處罰、信用監管、綠色電價、錯峰生產等手段,實施分類管控和精準施策,增強節能監察約束力,強化節能監察成果應用。依據節能法律法規和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規范節能監察執法、創新監察方式,探索開展跨地區節能監察,實現“兩高一低”項目、重點用能行業企業、重點用能設備等節能監察全覆蓋。(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等)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