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焓燃燒是指物體在超過自身放熱所達到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燃燒。
據了解,合肥工業大學與安徽豐原生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研發的生物質成型與高溫超焓燃燒發電鍋爐技術,攻克了常溫空氣無焰燃燒和發電鍋爐高溫超焓燃燒兩大技術難題,徹底解決生物質能源大規模產業化利用的問題。同時,首次研發成功的生物質成型燃料超焓燃燒發電鍋爐還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合肥工業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發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高溫超焓燃燒發電技術,首先將秸稈粉碎,在常溫下壓縮成兩三厘米長的圓柱形顆粒,再將這種密度大、易儲運的顆粒送進高溫超焓燃燒技術的鍋爐用于發電。
為解決秸稈燃燒時溫度低,鍋爐效率低的難題,科研人員還采用了高溫超焓燃燒技術中蓄熱式熱交換方式預熱燃燒介質的燃燒方法,即生物質燃燒溫度可達1000℃以上,高出普通鍋爐秸稈燃燒溫度300℃左右,鍋爐熱效率達到92%以上,煙氣排放優于國家排放標準,技術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據測算,建設一座2×15兆瓦的生物質發電廠,每年可消耗25萬噸秸稈,給農民帶來收益5000萬元;可發電2.4億度,減排二氧化碳22萬噸,實現利稅3500萬元。秸稈經造粒后可節省6倍至7倍的儲運空間,由于秸稈的收購價為每噸200元至240元,農民每畝又可增收100多元。
聲明:鍋爐信息網圖片及新聞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