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色奧運”的成功舉辦,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環境財富。如何將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化、法制化,以節能減排促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生產技術更新換代和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應當成為后奧運時期環境保護的主要工作。
1 控制工業污染,調整產業結構,鼓勵發展能耗低、附加值高、污染少的產業,如科技含量高的環保產業、金融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同時,開展清潔生產,推行循環經濟。根據國家發展政策和《北京市關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業企業的意見》,淘汰全市污染重、能耗高的企業,如關停全市年產能不超過20萬噸的水泥生產企業,關閉石灰生產企業和稀釋劑、涂料類等小化工企業等。
2 控制燃煤污染,優化能源結構,加快推廣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繼續提高天然氣使用量,優化能源結構、提高優質能源比例。加大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使用鼓勵力度,提高使用比例。中心城區平房采暖小煤爐改用清潔能源,將城區20噸/時以上燃煤鍋爐也改用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