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日期 | 2023-04-20 至 2023-04-21 |
展出城市 | 杭州 |
展出地址 | 浙江省杭州上城區杭海路1155號 |
展館名稱 | 杭州旺田酒店 |
主辦單位 | 中國新能源網,全球儲能網 |
展會日期 | 2023-04-20 至 2023-04-21 |
展出城市 | 杭州 |
展出地址 | 浙江省杭州上城區杭海路1155號 |
展館名稱 | 杭州旺田酒店 |
主辦單位 | 中國新能源網,全球儲能網 |
展會介紹:
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尋求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先進方法,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首要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既有節能減排的需求,也有能源增長以支撐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大力發展儲能產業。
2020年8月27日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新時代電力“安全、綠色、高效”發展目標為方向,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所需的多元化用電需要為目標,將“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作為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電力工業轉型升級。
2021年07月15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將發展新型儲能作為提升能源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綜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舉措,以政策環境為有力保障,以市場機制為根本依托,以技術革新為內生動力,加快構建多輪驅動良好局面,推動儲能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l展轉變。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長壽命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體系日趨完備,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在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發揮顯著作用。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技術創新和產業水平穩居全球前列,標準體系、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成熟健全,與電力系統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裝機規?;緷M足新型電力系統相應需求。新型儲能成為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支撐之一。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局響應相關政策,于2021年11月3日發布《省發展改革委 省能源局關于浙江省加快新型儲能示范應用的實施意見》設立目標:2021-2023年,全省建成并網100萬千瓦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十四五”力爭實現200萬千瓦左右新型儲能示范項目發展目標。與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相適應,重點支持集中式較大規模(容量不低于5萬千瓦)和分布式平臺聚合(容量不低于1萬千瓦)新型儲能項目建設,為電力系統提供容量支持及調峰能力。鼓勵探索開展儲氫、熔鹽儲能及其他創新儲能技術的研究和示范應用。
儲能技術可以說是新能源產業革命的核心。據分析報告顯示,日益增長的能源消費,特別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對環境和全球氣候所帶來的影響使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面臨嚴峻威脅。21世紀所面臨的最大難題及困境可能不是戰爭及食品,而是能源。
展品范圍:
電池儲能
固態電池,液流電池,鈉硫電池,金屬-空氣電池,鈉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鎳氫電池,鉛酸電池,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電池關鍵材料
儲能系統與工程
虛擬電廠VPP,分布式儲能系統,微電網,用戶側儲能,戶用儲能系統,軍用儲能系統,無電地區儲能系統;電網側規?;瘍δ芟到y,調峰電站,調頻電站,火電儲能聯合調頻系統;通訊基站儲能;軌道交通儲能能量回收系統;數據中心電源,UPS電源,移動電源
儲能技術
壓縮空氣儲能、抽水蓄能、超導電磁儲能、飛輪儲能、蓄熱/蓄冷儲能、蓄氫儲能及其他可用于插電式電動車的儲能技術;各類蓄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鋰聚合物電池、鉛酸蓄電池、智能電池、鈉硫電池)、儲能電源、超級電容器、可再生燃料電池、液流電池等
儲能電器設備
IGBT、功率模組;儲能逆變器PCS、儲能電芯及PACK、電池管理系統BMS、能量管理系統EMS;儲能消防設備(電池熱管理、檢測預警、火災防控裝置、電氣火災監控、直流絕緣檢測);儲能集裝箱;配電設備(開關柜、電纜、交直流開關、接觸器、連接器、交直流電表等)、集散控制系統DCS、遠程測控設備RTU、換熱器設備、工業控制器
充換電技術與設備
V2G技術與應用,充電樁,充電機,充電柜,無線充電系統,充電連接器、電纜、充電終端,充電監控管理系統、換電站(乘用車、商用車、工程車)、換電機器人、換電系統/平臺、視覺檢測系統、視覺定位系統、監控系統
軟件及通信
電力網絡運營,能源數字服務,能源信息系統集成,儲能信息軟件;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多網融合,傳輸技術與設備,接入設備,光纖光纜,工業以太網,數據通信與網絡技術及相關產品
相關應用
電力系統、通信基站、家庭儲能、太陽能發電、風光互補系統、微網、太陽能路燈、草坪燈、景觀燈及交通信號燈等產品用儲能電池及系統解決方案?
您還沒有登錄,請登錄后查看詳情
|